那个昨天
2020.08.24 - 来自:网络转载
这几日,和小尹同学聊微信的时候,说起要在我的公众号隆重介绍一下我这位挚友。突然想起,恍然若失,惆怅满怀。这个曾经一起在一个乡镇工作过的好兄弟,和我已经天各一方,很难再见一面。想起那个昨天,似乎很近,但却又很远……
2019年7月的时候,出差去了一次深圳。去深圳第一件事联系了小尹同学,再见面,小尹同学脸上也开始有了沧桑。忍不住,一句“老尹”喷口而出,两个人相视而笑。或许对于我而言,好久没这么笑了。
小尹同学请我吃饭,我坚持要喝酒,或许我和小尹同学喝酒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又或许是为弥补分别时没能好好喝酒的遗憾。知道小尹不胜酒力,就小酌了一杯红酒。小尹同学请我吃的川菜配上红酒,倒别有一番风味。
对于那回的上次见面,似乎要追溯到2017年的时候。那年的小尹同学考上了深圳的工作,特意跑到一渡水镇找在一渡水镇上工作的我,只是与我话别。因为在所里值班不能饮酒,简简单单的一顿三渡水土鸡吃下,便匆匆作别。我并不惊讶他能考到大城市里去工作,毕竟初识时,我已认定,小尹同学的才华并不会束缚在这弹丸之地。
小尹同学是个学医的,却做了基层干部,这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毕竟对于外界的人来说,从医比基层干部待遇高几个档次。但是人生或许都是奇妙的,当你大学毕业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对今后的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我,大学毕业后,就跑到律师事务所去实习,虽然我最终没能干成律师,但是后来还是干了和法律工作有关的工作。我也曾问过小尹同学为什么没选择从医。小尹同学只是笑了笑说了看我网名:“且听风吟。”那年还曾经鄙视他装逼。历经岁月,才读懂那一句且听风吟。这是一个内心强大且宠辱不惊的人才能有的修为……
小尹同学比我小很多,他是90后,我是80后,但他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对诗词的把握,对文章的逻辑表达比我清晰很多。我们都曾是热爱文学的青年,虽见面不多但彼此交心甚笃。他曾经在回龙镇工作时候,写的《我们的“苦辣酸甜”– 一位乡镇“民政人”的工作日誌》,在崀山网引起全县人民的热评,那一句,“青年应不忘初心,方能自始而终”,至今也在影响着还在基层工作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2016年间写的一篇游记,始终想不出一个好题目。小尹同学看完的文章后就借了苏轼的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送给我作为题目。题目贴切又不失文雅。而我这篇小作,就是因为这个题目,让我的文字上稿了一个旅游杂志,更让我欣喜万分。小尹同学就是这么一个充满诗意的人。他能把把一个路边平凡小村写成了《一蓑烟雨叙前生》,他能把一个不知名的旅游景点写成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他的文字里散发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且又充满着文化气息,让人忍不住能读好几遍。
那个初识的昨天,似乎不远,但细数流年已然6年有余。2013年时我在回龙寺镇工作,我的姐夫当时正好在镇上工作。我与镇政府干部一次工作交流的时候,姐夫特别向我介绍了小尹同学。他满脸阳光,戴着薄薄的眼镜却挡不住大眼睛里闪烁的积极向上的光芒,那身上散发着大学里浓厚的书卷气,让我亲切不已。我们对视一笑,右手紧握。握手那一刻,我就在想,我和他一定会成为朋友。时光不负,伴我们一路成长着。虽然小尹同学已远赴都市任职,但我们的情谊并未因此减少半分,而这份情谊更随着时间纯酿多了一份珍惜。
我想下次我们再见面时,也会像上次那样,不需多言,半句客套也不会多。相视一笑,便能化解那万千愁绪。或许,那个昨天,我们都曾在时光里停留吧!
虽说“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再相遇,还得再酒!
- END -
回来的路

那一年,我因不满意毕业分配规章制度,决然南进,饱经资金周转寻找一份灯饰厂的工作中,每日加班加点至零晨,还遭受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