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周庄

2020.08.26 - 来自:网络转载

我曾很多次想象过到周庄的情形,但从未曾想过一个人去周庄。

请了年假,本是去浙江办些事情,在浙江呆了两日,心里却又惦记起周庄来,最终还是按捺不住那一颗渴望一见周庄的心,去了周庄。

周庄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情结,也似乎是冥冥之中一个前世的约定。我想总该有一次,周庄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吧。

周庄,是我梦里的水乡。

我去过很多古镇,周庄的美却是如此独特。白墙青瓦,石板小路、小桥流水、蓬船悠悠、昆曲小调、江枫渔火,这是周庄给我的印象。一个人行走在路上,或停,或走,或跑,或坐一艘小船沿河漂流。这里的水似乎能流进血液里,把一个人都融化在水中。

入夜的时候,我坐上了一艘小船。摇桨的是周庄本地的一位江南大婶,她穿着江南的蓝花布上衣,戴着斗笠,轻轻的摇动手中的船桨,在水中画起微波,泛起一道道水纹。我坐在船头,看着两岸的万家灯火,似乎自己就是几百年前坐船赶考的书生,流落在这杨柳堤岸、烟花风流的江南水乡里。突然大婶唱起了江南小调,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那吴语侬音唱出来的小调,让人瞬间沉醉,歌声飘荡在这水乡里,足以酥掉周庄。

周庄可玩的东西并不多,一个沈厅,几处古宅,这些并不代表周庄的美。周庄的美,在于周庄的整体,绝不是哪一条河,哪一座房子,哪一曲调子能替代的。在周庄什么都不用惊叹,只需静静的陪着周庄穿梭时间的长河。周庄是安静的,它并不需要你去看它的繁华与美貌,你只需静静的坐着,聆听风吹涟漪,看船穿桥而过,看云倚窗前,月落水中……

一个人的周庄,是满足的,是惬意的,是悠然的。静静地走在石板路上,穿梭在水乡里的巷弄里,一切都那么的似曾相识。总觉得,在这里肯定有一个我曾经的遇见。在我漫步于周庄一角时,我发现了一间不宽的门面上挂着一个布字招牌,上面写字四个大字:三毛茶馆。原来“三毛”也曾在这里,原来这才是我周庄最美的遇见。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遇见了一本“三毛”写的《撒哈拉沙漠》,从此我迷上了“三毛”、也爱上了文学。“三毛”笔下的荷西和撒哈拉沙漠,都牵引着我的灵魂。一直想追寻“三毛”的足迹,去遇见那些“三毛”留下的笔迹。终于,百转千回间,在周庄的一角,我遇见了三毛茶馆。我遇见了“三毛”的遇见。

茶馆里,全是“三毛”的照片,在这里,我似乎遇见了那一个活生生“三毛”。茶馆的主人寄寒老先生见过“三毛”并与她是朋友,相互写信。在这里我看到了三毛独特的字体,也读到了那深入骨髓的傲娇。“三毛”散发着文人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却和周庄浑然一体,让人如痴如醉。寄寒老先生在三毛去世以后在这里开茶馆24年了,也写了24年的文字。他说他开的茶馆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纪念“三毛”,纪念“三毛”那些永不褪色的在周庄的日子。只知江南多情,原来周庄可以如此长情。

我走过小桥流水,读过江枫渔火,听过昆曲小调,念过周庄水韵,尝过独具风味的万三蹄,也感叹过沈厅的豪华…却唯独最偏爱这一个安静的茶馆。一个为“三毛”而在的茶馆。这里似乎住着我的一个梦,住着我魂牵梦绕的情怀。

梦中的水乡,一个人的周庄。我走过,我来过,我听过,我读过。但我总觉得时光太急,梦境太长,还在眷恋,就得匆匆离开。我想我还会再来,再来“三毛茶馆”,翻开那些“三毛”的往事,陪着这白墙青瓦,小桥流水,一个人享受着这最美的周庄!

- END -

407
6

我要高五了

其实今年大家都挺难的,也看过很多关于复读的回答。 稍微计算了一下,它意味着我高考完去念书马上就会迎来二十岁生日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