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渡

2020.08.24 - 来自:网络转载

有人告诉我黄龙镇上的渡口已经有千年了。我不信。然后他指了指不远处渡口边的彭公祠说,庙有千年,渡口亦也千年了。

    竹影蔢缈,杨柳依依,阳光斑驳,洒在古祠的琉璃瓦上,时光在此沉醉。风云也曾在这座古祠中变幻,看着民国县长苟中一的题字牌匾,不得不感叹这世间万物的神奇。

      彭公古祠据传是为了纪念一位逝世在黄龙渡口的唐初翰林学士彭兆卿。建祠以后,香火相传,绵延至今。民国年间,黄龙大旱。时任县长苟中一心急如焚,为了黄龙百姓,亲至彭公祠求雨,并祈祷如果上神显灵会写匾纪念。苟中一县长求雨第二天,黄龙瓢泼大雨,解救黄龙苍生。苟中一大喜,亲自书写彭公祠和社荫方浓的牌匾赠送给彭公祠。彭公祠从此名声大噪,远近百姓更加笃诚笃信。彭公祠见证了黄龙渡口,黄龙渡口也见证了彭公祠。说起古祠的岁月,不得不信服渡口的沧桑。

      渡口老了,老得不再有船只停靠,老得不再有渡船的老艄公。时间悄然改变着世间万物,也包括渡口。曾经的渡口条石已换做水泥,曾经的木船早已换做燃油铁船。渡口只见着那野钓的钓鱼人还有那百年垂柳。

     渡口的树很老,老得布满了藤蔓。他们看过渡口的繁华也感受了渡口的凄凉。他们看过江面的涟漪,也见过鲤鱼的跃起。他们听过风从渡口摇晃,看过云在渡口掠影。他们犹如守在渡口的卫士,送走一波又一波从渡口出发的黄龙人民。

       从渡口走出去了很多人,从渡口也回来了很多人。出去的人总是带着梦想,回来的人总是带着眷恋。每个灵魂都逃不过内心那漫长的摆渡。岁深月久,渡口承载着所有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不知何时起,渡口已没有老艄公俏皮的歌声,不知何时起,渡口已没有了熙熙攘攘,不知何时起,渡口没有了思念的人。尘世浮华,远去了老渡。没人再去老渡口乘船去远方,也没有人乘船去对岸。渡口变成了一个回忆的载体,只有老人和钓鱼人的去往这方黄龙的老渡口。

        老人会说起这里曾有的繁华,也会说起这里水猴子的离异事件,更会告诉我水龙王发怒淹没黄龙老街的传奇。我且把故事听得有味,因为我知道这种故事,到我们这一代再也不会再有。

        挥一挥手,我们告别了那些曾经的过往。老渡,古树,千年祠庙依旧还在,只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的过往,我们是否记得心里始终渡不过江的那个人。

         梦醒时分,是否心底那个人还站在渡口等着你一起浪迹天涯?

- END -

579
7

一个人的宿命(三)

只见一个大汉,手机拿着一盒烟,对她说话的时候,嘴里还有一支烟,她抬头看他,说:“叔叔,你好,我在这里暂住一会儿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