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可以是爱情的全部
2020.08.19 - 来自:网络转载
小助手天天推送变相相亲的交友信息
有单身贵族的社交状态充斥着 『 好寂寞 』 的讯号
有人天天发清一色的自拍,有句话叫『 想约不如发几张精心P过的照片来得直接 』
听上戏一美术教授的讲座,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如今『 快感代替美感』
如果群里有人加好友,我会想他可能很多个女生都申请了……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这也没什么,就怕刚加就『 微信轰炸 』的人
如果见面过一两次就直接不费心思的表白,我会想他可能跟很多女生都表白了……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理解只是单纯喜欢社交软件闲聊的人,有的人,在将毕业或刚毕业的阶段,在应该加倍努力的时候,为何感觉那么闲?为何让人感觉生活中除了健身就是旅游,除了看电影就是想太多,除了买买买就是吃吃吃,除了找对象就是转角遇到爱?
在我刚上大学有段时间,在和男生手机聊天的时候学习,不,应该说在学习的时候边男生手机聊天,对方也是,结果感觉不能好好集中精力看书了。
至于经历过很多任对象的人,不是说人不好,只是这些人可能『 阅人无术、判断力差、独立思考能力差、被鸡汤说烂了的情商一词低 』吧,还有可能是自律能力差、太注重有个人互相取暖和靠对方建立存在感。
不觉得谈恋爱好麻烦嘛~在不成熟时『 不以结婚为目的 』的多试一试是好的,但我最多有一两个就行了,在野党执政久了都一样嘤嘤嘤。
在一起前,遇不到喜欢的人;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或甜或苦的暗恋、明恋、暧昧,这没什么,太苦涩说不定说明以后也会苦涩。
在一起后,要彼此磨合。
不服软。
沟通清楚缺点未来。
为鸡毛蒜皮小事争吵。
挥霍着对方的忍耐和爱意。
心爱的人受了委屈时的无能为力。
说话的方式也对两个人的关系影响很大。
满脑子除了爱情、灵魂、相知相伴,还要认真思考如何生活。
对大多数女性而言,爱情往往需要付出比工作多次两倍的精力,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
人心如此飘忽不定。
上初中时,我跟蕾蕾吐槽『 现在的流行歌火的怎么大部分都是讲爱情,咋不多讲点亲情、友情呢 』
『 三千微尘里,宁吾爱与憎 』,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需要用心观察、思考和调整两人的关系。
但是,生活可以是爱情的全部。
家里从来没和我主动谈论过有关异性的任何话题,我也不知从何开口。后来,我觉得应该给家里“打预防针”。
我开始主动提男同学怎么样,刚开始我妈会对这男同学印象特别深,我说根本没什么。后来开始提别人家的男朋友,提高我妈的阈值。现在好像我妈什么都听我的了……
在美国人的中小学性教育里面,“约会”(dating),跟“恋爱”(falling in lov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约会”是男女间开始交往,学习跟异性相处,可以是一群男女一起参加某些活动,也可以是一对男女一起参加某些活动。美国人认为约会可以让人学会怎样跟异性相处,怎样学会尊重、迁就、妥协和负责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我说约会,我以为从字面意思就是无论男女两个人约着会面而已。 爱情,很美。能够去深入了解一个人,又能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对方可以积极影响着你,也成为愿意改变、可塑性强的人。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一起学习;一起有趣的玩;做着自己的事,又跟对方分享交 流;与对方互相照顾,我有事时他『在』。 昨夜睡的迷糊之际,小红帽问,你爱我的什么呢?不是因为你帅,不是因为你的才华,也不是因为你的前途光明,是因为你点亮了一盏灯,我靠近一看,那里确实是我想去的地方。出自十二《你的世界,是我想去的地方》 我想,最好的感情是两个人都用力的活,一起体验人生的种种趣味,也能包容与鼓励对方。当对方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你就没有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拒绝了整个世界。 那教授还说『 在女生初潮、男生遗精“情窦初开”后,无法集中心思研究学术了 』,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爱情和学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恋爱中学习,把生活过成有爱滋润的诗。 还是那词,共同成长。当你感到孤独又一个人时,要么静享独处,要么让自己忙起来,更要好好照顾自己。我对情感永远保持热烈。 愿人们都能享受爱情和生活。
- END -
爱而不得

我从没告诉过我老婆我一直爱着别人,很爱很爱很爱!当初娶她是因为爱而不得,所以退而求其次,目的也很简单只是为了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