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17岁时跳不下去

2020.08.18 - 来自:网络转载

0岁时,“哎,不是带把的”。

1岁时,松子傻乎乎样。

2岁时,松子爸妈经常不开心。

3岁时,松子的模糊印象中,是一个人看《还珠格格》。

4岁时,松子一人在男邻居家看小哥哥打游戏,邻居说:你要是脱下裤子,就让你玩这游戏。无视松子的我不要,事后不放心的哄骗她:不要告诉你爸妈哦,这是我俩的秘密,秘密是不能说出去的,要不警察会把你抓走。

5岁时,松子看上了一双黑皮鞋觉得特好看,穿出去,小伙伴们说三道四丑死了,都穿红皮鞋还穿黑色的,你这么牛自个儿跳皮筋啊。

6岁时,松子上学,因为太胖,被同学嘲笑,被取外号“蠢胖”。松子最讨厌放学,因为回家路上,同方向的两个男孩恶狠狠要推她到路旁泥地,嘴上叫:不准你和我们一起走。

7岁时,第一次带松子出去玩,松子爸问想吃什么?棒棒糖!后来:都怪你要去吃,搞得我买了钱包被偷了。

8岁时,你看我买的小本子好看吗?松子妈:你哪来的钱?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小孩子能有什么审美。

9岁时,松子看着亲戚家的孩子,在饭桌上大声囔囔,家长都觉得活泼有趣,熊孩子童言无忌:奶奶老,奶奶丑,奶奶不能吃饭饭。饭后,熊孩子抢松子玩具不得,使劲打她,松子一推,熊孩子哇哇大哭,松子妈过来教训:你是姐姐还巴拉巴拉~

10岁时,松子生病,用刀割开藿香正气水,不小心割到手,鲜血潺潺,她胡乱用纸包裹,兴冲冲跑去告诉正在打麻将的松子妈,妈妈头也不抬:你怎么这么笨,还能割到手。

11岁时,“我这孩子不爱打招呼,哑巴了”、“考这样的成绩,我都没脸见人”、“作孽,不知道怎么生的你”已经是松子的家常便饭和耳边风。

12岁时,刚进初中第一次家长会,班主任祝贺家长她全年级第一,爸爸满脸笑容:就是她太内向了。班主任说:没有啊。松子在一旁低下头。

13岁时,松子写日记诉说心事,松子妈推门而入:你还要隐私?

14岁时,被所有老师、亲戚、家人和自己认为孤僻内向的松子将要中考,松子爸满是怀疑:你真能考上一中?

15岁时,松子妈抗议道:你看那个谁和谁,别的母女亲密无间,你怎么和我没话说?什么,我天天都是这样,我有什么好说的?你是不是又嫌弃我唠叨?

16岁时,松子紧张兮兮,鼓起勇气,装作不经意间和她暗恋已久的男生聊起某17岁少年跳桥自杀事件,他皱眉回: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幸好没给他情书,松子暗想,她不知道闺蜜看完了情书,自己写了一封给男生。

17岁,松子高三,她突然发现A的父母离异,B的妈妈被家暴,C的爸爸出轨,D呢没有爸爸了,E有成为樊胜美的趋势,F又谈了个威风小男友,G离家出走过,F的爸妈好吃懒做怨天尤人,前几天还出了件12岁男孩弑母案……

都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不作为”啊,松子想。看到文章《我该用哪种方式自杀?》的最后一句:经济独立,方能人格独立。

朋友圈到处都是轻松筹、水滴筹。我自己还需要人施舍呢,妈妈说,然后给松子一枚硬币:去,给他(乞讨的残疾人)吧。

被嫌弃的松子,要离家读大学了,她决定永不嫌弃他人。

她的一生,也不要被嫌弃。

电影里的松子渴望爱、渴望被爱却一生坎坷曲折。

她,要为建立起非控制占有求变的正常亲密关系来享受生活而努力,她为自己奋斗。

我们说情商。“情”是“情绪”的“情”。不能感受情绪(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共情)和控制情绪、正确释放情绪(心理咨询师接受了很多负面情绪后需要抵消掉,所以我就不适合当心理咨询师)和使用情绪就是情商低了。

很多矛盾,当你用正面情绪解决,而不是传递负能量,一般能有好结果。

举例,情侣之间微信吵架,要么回避,要么抵触,愈吵愈伤,愈吵愈烈。如果你当面给个拥抱送朵花,费时费力少,目标效果好。

当对方犯错正有愧疚之心,如果你以包容心态最后加上安抚,他会做得更好。

平时的聊天中,反话正说(负面状态正面情绪),传达出积极情绪,何愁人们会讨厌你?那么,世界会变更好吧。

当然,不少人好吃软怕硬,我们既要外刚内柔,又要外柔内刚。

话说17岁少年跳桥事件,我有几个思考,

在地大物博的上海,读职校?突然跳?

如果这事发生在偏僻闭塞的农村?

怎么能把车子停大桥中间呢?

新闻说孩子“不服管教”,是“控制型家长”或者“溺爱性孩子”或者“完美主义/独裁/冷漠/自卑/过度保护/不尊重/极度自爱/暴力”型父母?

会不会很多家长认为“我辛苦拉扯你养大,我对你这么好你还……”、“这么小的事,你怎么还记得?”、“母女俩有这么记仇的吗,我真心寒?”,孩子不理解你,你理解过孩子?

会不会有不少孩子认为“父母即祸害”?

和楠楠讨论时,我说我们一个现实层面一个理论层面。他说的我都同意,他说现实就是理论,但我要加句:你永远也不知道当事人发生了什么或者长期经历了什么。

看网络散文的人大多同龄人,看到文章发泄情绪引起共鸣,文章阐述“教育”大快人心。

那我们自己要如何教育自己呢?很多人拖着麻木的肉体依然在寻找灵魂的回归。

现在都长大了,至少你能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别怨恨;学会以积极心态、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事物;导师说,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无论是家庭的、工作的、个人生活的,均不要放弃,天塌不下来!

xx决定命运,有些来咨询问题的人,要么是来获取认同感的,命运轨迹还是不会变。

- END -

434
0

脚踏两只船

有个谈了半年的男朋友,有一天忽然发现他在到处勾搭小姑娘。虽然只是微信上聊天,但是我接受不了。 于是我接受了一个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