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生死事,皆是两尘埃

2020.08.15 - 来自:网络转载

小芳是一位农村的姑娘,2013年,她经历了第一次高考,作为村里读书最多的人之一,她带着家人的期许,村里人的盼望,走进了高考的大门。门里是一腔抱负,门外是万分期待。多少农村孩子的命运,压在了高考上,多少年没有变过

和想象完全不一样,本来成绩中上游的她,这次,未能跨进大学的门槛。出分数的那天,她几近奔溃,躲在角落里听着老式手机传来的声音,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父母?这时的老父亲正坐在着门槛上抽着卷烟,母亲抱着一堆柴火进来,走出门来看着这一切,她觉得对不起的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纸终究包不住火,她还是告诉父母真相。母亲拿起的筷子掉落,父亲又吸了一口烟,唉声叹气走开,一切多余的声音都显得那么苍白。

许久罢,母亲说道,既然考不上大学,那就再别去念什么学了,回到家里帮你爸干活,你爸近来身体太好,虽然小芳心里早就想到了这句话,可是她还是不能接受这句话,并不是小芳并不想帮父亲干活,而是她不想就这么算了,一辈子守着一亩三分地当一辈子农民。于是她去找爸爸,。告诉爸爸说:“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就这一次,这一次!”他几乎用哀求的眼神,看着爸爸。爸爸吸了一口老卷烟,看看她。“我去找你妈商量商量,毕竟再复读一次,花的钱可不少”。母亲虽然嘴上说说的那些话,可是她希望她的女儿有出息。她一辈子就吃了没读书的苦,才40多岁,手上满是老茧,头发又少又白。但小芳的父亲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的母亲也毫不犹豫的说了,“就让娃再读一次吧,大不了,咱把那头牛卖了。”复读那一年小芳身上又多了几分重量。这一次她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

农村的孩子来到城市,几分期待,几分好奇,可又有几分诱惑。上了大学的她,看到这个城市的繁华,也开始贪图虚荣,她深知,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用的油,还是几块钱棒棒油,当他第一次,把这个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笑她,舍友一直笑个不停一开始还不知道,后来,陷入了深深的羞耻中。他开始在上大学同时打几份工,同时也厌弃这让他这个丢脸的家庭。她不愿再回到家里,听着母亲没钱的抱怨,看着父亲无能和没本事。她变了,本来一周一个电话,变成了几周一次,再到后来一个也没有。终于熬到了大学毕业,她开始想法设法的留在这个城市,不愿意再回去家乡。后来她为了赚更多的赚钱,去了更远的远方,和父母渐渐断了联系。这个女儿开始背负着不孝不忠的名声,没有人能够相信,一个极其孝顺懂事听话的孩子,在城市的诱惑下,变成一个人人唾弃的不孝儿

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她,也改变了这个家庭。


这一年,她的父亲越发咳嗽的厉害,下不了地,看到这种情况,她的母亲对她的父亲说,要不咱们上医院看看吧,他的父亲严厉呵斥到,“看什么看,看病不要钱呀!女儿还找不找了”,母亲只得掩面,对于一个家,女人无能的太多。就这样,她的父亲在炕上一连躺了几天,有一天,秋风正紧,她的父亲也想下炕帮着干干活,孩儿她妈,那么多地,也忙不过来,刚两只脚触碰到地面,走了几步,她的父亲眼前一暗,跌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她的母亲从地里回来,嘴里连着喊了好几声他爸,没人答应,走进门差点昏倒,呼天喊地喊着,无人答应。而远在他乡的女儿却不知道这个恶耗。

过了几年,女儿回来了,带着她的孩子来看她,一进门,蜘蛛网满墙皆是,炕上躺着奄奄一息的母亲,她一声:“妈,妈”跪在了地上,她的母亲看着她,竟没有一句话,有的只是冷默,许久才说道,:“你走吧,我死了有邻居帮着埋,不用你操心!”“妈,妈,你听我说”女儿一把拉着母亲的手,说道:“都怪那几年我贪慕虚荣,我也想过上好日子,有钱的日子,到时候接你和爸,可是在网上谈了一有钱男朋友,后来我才知道他骗我,他根本不是什么有钱人,等我知道的时候我已经有孩子了,妈,我怕丟你的脸呀,妈,我想等孩子稍微大一点,有钱就回来孝敬你和爸,可是,我知道,我错了,一切都迟了,妈,原谅我,妈……”这时候,身旁的小孩子也哭了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

生和死,好像与人有关,可从来都不是人说了算。仔细想想,人呀,只有一辈子,谁也说不上前世怎样,也当不了预言家,预测投胎转世后下一辈子怎样?人都只是活这一辈子,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好好的,有出息!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可是,有钱的人太多,没钱的人更多,伟大的人很多,平凡的人更多,更多的人,只是在过自己平凡的一生,天亮了,天黑了,又一天亮了,又一天黑了,一生也只是这样“碌碌无为”过着,挣扎着,也奋斗着,快乐着,也痛苦着,没有多少人会被后世人记住,我们只是这样,一个曾活在世上的古人,也没有人听我们的故事。我们计较的太多,羡慕的太多,做的太少。一辈子走来,才明白,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除了父母,还有谁更疼你,当然除去那些愧对父母二字的人,这样的人很少,更多的人,都在疼爱着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孩子,除此以外,外头的名声再大,也顶不了父母叫的一句“娃,吃饭了!”趁都活着吧,好好爱父母。因为除却生死事,皆是两尘埃。

- END -

793
0

冰心: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