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轩成为阿迪达斯篮球代言人

2021.09.29 - 来自:网络转载

挺难受的,说实话。

从去年CBA总决赛开始,对小胡的印象很深。敢打敢拼,体力无限,永不服输。相比于刚上世界赛就撞墙的吴前,小胡在国家队的表现也很稳定。实话是对他的期待,有点像对遇神杀神的巅峰小丁那般,虽然他们并不是一个位置。

大家热爱篮球比赛,胜负之后的情绪固然是一方面,还更有安定生活下对情怀的期望与共鸣。所以,向小胡这样敢打敢拼的表现,无疑是很圈粉的。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球场上的小情怀无法进一步升华成具有国际背景的家国情怀。抛开实力不谈,即便只能称霸亚洲,我们也能觉得他们对得起那身国家队战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篮球队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事件,往往是背离的。

且不说古早的易建联脱鞋事件导致CBA赞助大幅缩水的事儿。中美进入贸易战之后,还有赵睿在国家队比赛时期穿着美国卫衣,小胡这次的代言,差不多也是一个类型。总感觉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或者教练经纪人团队,都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更不用说有一点中华重新崛起大背景下的个人自觉与骄傲。这种事情的一再发生,让我不是怒其不争,反而是没法理解。我相信,像我这样自从新疆棉事件之后,虽从来不在网上喷人或宣扬什么,但个人及家庭自此不买耐克阿迪的不算少数。默默抵制的成本并不算高,谈不上因为“我有一头牛”而不舍。小胡作为球员,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大背景,也不可能不知道签约阿迪的风险,然而他还是做了。

虎扑上,有蛮多粉丝说相比于自绝赞助商的Eason、王一博等娱乐明星,球员们要赚点钱太不容易,你们这些看客除了拿着键盘嘶吼以外,真要到自己割肉了还未见得能坚持抵制如何如何。老实说这个逻辑不太好证伪,毕竟我没有站上CBA球场打出风头以便赢得拒绝耐克阿迪的机会和能力。但真要说赚钱,一个打出身价的年轻CBA球员还是比我等来的容易太多。如果他拒绝阿迪,损失不可谓不大,但真到不了“只有这一头牛”的程度。因此,相对于吃不上饭的无奈,更多的还是没把抵制当成自觉,想多赚点钱和人气。

也有人说国家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也都穿着阿迪耐克,为啥偏偏要代言人退出,去承担这么大的损失?这个逻辑也不鲜见于虎扑微博。其实这类逻辑还可以进一步发散下去,兜兜转转,无非为了拿别人的错误为自己说情。相比之下这也是我对政府比较不满意的一个点。按理说,境外公司搞出BAT事件(应该为BCI,打错,谢谢评论区指正),我们居然没有一件法律武器可以拿出来进行对抗,全靠国内民众自带干粮自发组织,本身就有点奇怪。关键是事隔这么久,对位的法律武器还是没有。外资企业依旧望风,国家队们不敢承担风险贸然解约(或者压根不愿,毕竟资本无国界,央视都一只脚在复播NBA了)。此时,在去要求郭艾伦们解约,或者让他对比于新加入阿迪大家庭的小胡,难道没有一种将詹姆斯的抱团和杜兰特的投敌一起比划的感觉么——世界那么美好,为啥大家都盯着别人去比烂?

无论如何,相比于果敢解约的娱乐圈,在BAT事件未见结果之前的投敌行为都应该得到谴责,罪责也比国家队和艾伦们重,但我仍不支持对他们进行过度的批评。因为将队友搞得多多的才是正规的斗争方式。江湖传言,当初上海队不想放姚明去NBA选秀,大汉一度以退役威胁,最终成行。而更晚些的姚主席,知道让讲台上的艾伦把外套穿紧,保护赞助商的利益。这不是仅仅是屁股问题,也是他在家国情怀之外,对规则的认同与维护。相比之下,现在的年轻球员,要说没有家国情怀,自带50W,那我是不信的。无非是在利益面前没把持,同时缺少相关的知识教育。我看国足之前的党支部就成立的很有必要,比短时间的军训,效果应该要好很多。娱乐圈经过了这么多波折,慢慢也都梳理起了规则和界限,情怀的引导也逐渐到位。而体育和娱乐原本就不该分家,对前者的知识与情怀教育也应该早早的提上日程了把。

- END -

697
0

坚持,才是你成功路上的贵人

1   高中毕业后一次同学聚会,我才知道同学中还有如此优秀的人,这个优秀并不是说他的人生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一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