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想联系家人

2020.08.29 - 来自:网络转载

我出国念书后尽量不找家里人要钱,不是因为懂事,是因为想减少联系。

我越来越不想联系家人。

身边的朋友在出国念书时个个都念着家里。而我从来不想着回去看看,很少主动发微信,视频通话有时候会假装在忙。

我对那个家的归属感越来越弱,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心里有缺陷。

我不太喜欢对我从小语言暴力的母亲和没怎么关爱过我的大姐,我很喜欢我二姐,她最疼我,我也爱我爸,虽然他话很少不会表达但他尽职地做了个好父亲。

但我不该这样想,我觉得自己这样不对。我是家里超生的第三个孩子,但父母也给了我温饱,送我念书还答应了我出国的请求。

但我不想回家,家里5口人很少聚在一起。父母一直两地分居(感情正常),两个姐姐各自结婚有了孩子。回国后和父亲住没有共同语言,和母亲住我光想想就有窒息感,去姐姐家住会打扰到她们的生活(她们都和公婆住一起照顾小孩子)。

我5岁前住在外地亲戚家,5岁后该上学了回到了父母身边。家里3个孩子父母要都上班才能养活(大姐二姐比我大7岁和6岁)。小学有两年借住了几个父母的朋友家,初高中大学住校。我好像对自己的家不太熟悉。

但又觉得,我不应该这么对待家里人。因为我的记忆里,母亲父亲轮流照顾我过一段时间(一人在家,一人外出上班),因为这些零碎记忆,我觉得我爸对我更好。

我的母亲很抠门,对她自己是,对孩子也是。我冬天没有保暖衣连续几年手长冻疮,胸部发育很早但迟迟不舍得给我买胸罩,姐姐们周末回家吃饭还没有在学校食堂吃的好。小时候经常辱骂我,是辱骂,不是责骂。我觉得她当时是更年期吧,所以我小时候很怕她。但我本是超生的,不是她想要的男孩,增添了她的生活负担,已让她更加辛苦。所以我又常常想,从她的立场看,她所做的够好了,我没资格提要求。我只是,听朋友讲起他们的母亲时,心里会暗暗羡慕。

我的父亲挺疼我。虽然他照顾我的时间更短,但他会主动问我喜欢吃什么,想吃什么。会在我考大学那年让我走读,费心费力照顾我的起居。出国读书也是他带头支持我。

我对大姐的记忆更少,但记得有一晚上和她睡在一起,我大姨妈太疼在床上翻身,她让我滚出去不要打扰她睡觉。

二姐对我最好,她说过小时候大姐对她也不好,所以她一定要做个称职的姐姐。

我没什么好抱怨的,我觉得比起很多留守儿童,我幸福的不得了。

若将来家里人遇到困难我肯定会在的,之前国内刚暴发疫情时,我也很担心年纪大的父母。但我真的不想频繁联系,甚至一年联系一次对我也OK。

我只是突然想把这些写出来。这些事只在大一时给一个好朋友讲过。当时她问我从小到大吃没吃过苦,我将给她听后,她说这不算啥,以后别讲了。

我也不想讲出来,我觉得讲出来是在装可怜。很多人都会有不好的回忆,而且别人无法感同身受。

但我结婚时会告诉另一半吧,希望他能理解,为什么我不常和家里人联系,为什么害怕和母亲单独呆在一起,当然他不能理解就算了,我也不会改变自己。

- END -

851
8
  1. 头像
    2022.04.29 - 匿名

    朋友,你的心情其实我也挺感同身受的。不过我正好和你的情况相反。小时候为了上学,父亲外出工作,只能一年回来一次,平时都是由母亲带大的。每次学校家长会都是由母亲参加,父亲也就是年假才回来看看我们。在生活上把母亲作为榜样,她勤劳又上进,每天的生活都充满快乐。父母退休之后,彼此的生活也都不错。可是一次疫情,却改变了我对原生家庭的看法,总之是对父亲的看法。由于相处时间长,他并没有我之前印象中那么上进,每天除了抱怨就是懒懒散散,做事情没个计划,因此母亲经常生气。因为我在亲戚那里上班,假装想要工作的理由,提前回去了,因为我无法接受现在的原生家庭。亲戚那干第二年,干完我就不去干了,自己去外地学一门手艺,发现亲戚也是靠不住的。怎么一个疫情人就变化了。上班了亲戚,即使是家人之间也互相攀比,互相嚼舌根甚至算计,长辈之间没有了原先的和睦。有些同事看情况不对都辞职了,另谋出路。家庭这边父母都很少交流,没了原先的家庭气氛,所以我才选择出来。即使出来我也不再像原先那样爱接亲朋好友的电话了,他们除了说教就是盘问,反正是接了电话就是很情绪化的。现在自己每天安排好生活,看书学习,到处转转,拍拍照片,听听音乐,偶尔和同学分享一下生活,和有追求的陌生人闲聊两句,心情无比惬意。大了,更渴望和陌生人之间真诚的互动,和同龄人彼此交谈,这才是成熟的交往方式,才更加像个大人。和亲朋好友之间就没有这种感觉,因为都是血缘关系,彼此太过于了解,以为随便说话开玩笑都是没事的。其实不然,成年人也是有边界的,他们很少会想过这种事,乃至一次又一次的触犯边界还浑然不知,为了面子去做无用社交多不值。要是和懂得成熟交往的朋友还好,都能够彼此明白交流的含义,是相互借鉴与促进的,关系是平等的,也不会过多影响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和不懂边界的亲人在一起,你的情绪和思维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会分分钟被影响,完事后懊恼不已,又去极力去找回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以至于不被他们带偏,这就是无效社交的痛苦之处。朋友,与其独处或是进行有意义的社交,也要避免无效社交带来的烦恼。成人了,就要吸取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对于消磨自己意志的事要去除。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都要有选择性的交往,受益的才是自己。

那一场雨

入秋以来,雨水渐渐丰富起来,这不,周末的夜晚,窗外“滴答滴答”个没停,雨越下越大,我不禁又想起了那场雨—— 我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