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回的汉服

2020.08.27 - 来自:网络转载

我特喜欢去少数民族地区。因为他们不但有独特的语言、风俗,甚至还有文字,更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少数民族服饰和普通服饰一比,像是绿中的一抹红,又像是蔚蓝天际边的一道彩虹,炫然夺目。我羡慕有民族服饰的人,所以我才去喜欢。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什么名字,谁写的都忘了,只记得里面说:整个世界是单一枯燥的,穿一样的衣服,唱一样的流行歌曲,跳一样的流行舞蹈,世界上的每一个城市都是高楼和汽车,毫无色彩,整个世界从五彩斑斓慢慢走入了单调的灰色沙漠。虽然作者忽略了东西方文明的区分,讲得有些夸大,但未来的趋势不就如此么?

我们县里本有两个瑶族自治乡,里面的瑶民,在我小时候也能见到几个穿瑶服的汉子进城,如今便再也难找到了。毕竟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穿,你一个人穿个奇装异服,倒让人当把戏看了。所以我们个个西装革履,个个夹克休闲,我们的穿着早就和全世界的人一模一样了。

少数民族虽然不穿民族服饰了,但每逢节日盛宴也还会穿穿民族服饰。只是汉族人民就尴尬了,我们汉民族的民族服装是什么呢?我以前以为唐装便是我们的民族服装,后来发现那是满族人民的,当年清朝入关后,剃发易服让汉民族都穿上了满服,三百年过去,汉服再也没有踪迹。汉服也只能从和尚、道士的服装上,日本、韩国的民族服饰上,找到些许曾经辉煌的过去了。

明亡,汉服就亡了。后来中山先生民主革命后,把西式的军装改成了中山装,又慢慢变成了我们热衷喜爱的民族服装。只是中山装离古时汉服所去甚远,而且又是西式军装所改,算不上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汉服自先秦至明,也历经变化,但始终都是些袖口改小、纽扣腰带的细节,服装样式终究相差不大,只是像朝鲜、韩国、日本这种藩国,短三寸地模仿汉服也保存了下来,结果还变成了他们的民族服饰。单单我们汉族传统服装却只能出现在古典戏剧里,再也没人穿了,却是可惜。

我偶尔也想试试穿汉服的滋味,只是从明亡到现在已经几百年没人穿了。汉服不再随着人民的生活习惯而改进,已经戛然而止,无人再穿。一旦穿上汉服走在街上,只能变成一个奇装异服的人。这一因素,导致我连试穿汉服的勇气都没有。我常常在想,要是哪一日,满大街的人都穿着明汉服出来溜达,我穿个西装夹克出来,会不会也是满地尴尬呢? 

民族服饰逐渐消失在时代的洪流里。而今,唐装早已经打上了中国印,流传世界,满汉早已融入得不分彼此。我们也顺延着时代,穿着布扣唐装,不管满汉,权且当做汉服穿了吧!

汉服,只怕是找不回来了。

- END -

480
6

那些回不去的青春

翻看侯爷空间,看见侯爷的结婚照。侯爷终归找到自己的幸福了。  那些关于青春的往事,一幕幕上演着。 转眼大学毕业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