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慈禧太后的湖南新宁人
2020.08.24 - 来自:网络转载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岁庚子。
是年,山东的义和团以白莲教为教义,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帜,整个中国的北方被搅得天翻地覆。
慈禧在己亥年有心更换光绪帝,却遭列强反对,与列强矛盾日深。己亥易君失败后,列强一直呼吁慈禧下野,慈禧与列强关系十分紧张。庚子六月,西宫发诏,对世界宣战!
诏书下发东南各省,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直接表示伪诏不奉。而后,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制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各省由各省督抚保护。后来参与东南互保的清朝地方官员不断增多,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等、四川总督奎俊,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闽浙总督许应骙签订《福建互保协定》,实际实行东南互保的省份扩大到东南地区的十余个省份。整个清帝国的南方全部失控,庚子年的清帝国显得更加虚弱,不管是湘淮两系的大佬,还是后党张之洞,全部选择无视中央。
一群义和团把北京的各大使馆全部包围,也打响了对列强的战争。于是乎,八国联军组团打进北京,洗劫三日。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惶西窜。
南边不听中央指挥,北方乱成一团。慈禧要想保住统治,只得议和。议和第一人选便是李鸿章。李鸿章接旨后,并没有急着北上,到达上海就称病不走了。因为庚子年的大清时局,李鸿章没有半点把握!
八国联军进北京并不是想要颠覆大清的政权,最主要的还是获取利益,一到议和时间,八国联军也各怀鬼胎,自己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英、德、法、俄是老牌帝国,在中国也直接影响着朝局走向。英国和中国打交道最久,深知自己鲸吞不了这头大象,只是要求老是找自己茬的慈禧太后下野。俄国一门心思统治东北地区。法国在庚子年的时候正是缺钱缺得要命,肯定是想狠狠的宰上这个落后的国家一笔。而德国的势力范围在山东,所以受到义和团的打击最大,损失也最多,德国一门心思鲸吞大清帝国,殖民落后的中国。美、日、奥、意,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不大,所以只想在对大清利益上分一杯大羹便可。
各大帝国吵吵不休,也没个结果。反正在瓜分中国利益上,各大国家各不让步,一直在北京吵来吵去,也没个方案。只能一边吵,一边和中国政府谈。德国一直主张要继续进兵,一举把大清帝国瓦解个底朝天。德国一直认为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根本不值得与自己一战,一个偌大的帝国,战斗能力低下,武器落后,首都随随便便就能打进来,可以进一步扩大胜利的地盘。当时的法国穷得要命,自然是最贪婪的,觉得必须要进兵,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列强的强烈反对下,德法还是组成联军西进,进军山西,准备攻打陪都西安。风雨飘摇的清帝国在庚子年,迎来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危机。
近代中国,国家危亡之际,总有那么一批湖南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时局将一名出身极其低微的湖南新宁县人刘光才推上了历史舞台。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湘军旁支“新楚军”基本已经被裁撤,刘坤一为数不多的部队中还有一营——忠毅营,此时由刘光才统领。刘光才由南京担任江宁协守调任大同军镇担任总兵(正二品),防止联军西进。
刘光才,号华轩,新宁县白马田人。1840庚子年出生。年少目不识丁,以短工,挑夫为业。1857年加入江忠义精捷营,成为楚勇。随江忠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江忠义死后,自建一营忠毅营归随刘坤一节制。因为文化不多,一直从事军职。刘坤一入主两江以后,将刘光才安排在苏州当参将(正三品)。1890年刘坤一再次恢复官职任职的时候,遂将刘光才安排在身边,任江宁协守。
刘光才于1900年8月进入山西大同履职。10月法德联军便打进山西来了。最先遭遇的是法国部队,法国部队以为自己的面前的是清朝杂牌军,完全不放在眼里。结果被刘光才带领楚勇忠毅营用大炮在东天门轰得法国丢盔弃甲,屁滚尿流, 死伤惨重。法国一连打了两个月,就是对刘光才这支湘军楚勇没点办法。法国打不进山西,就又开始耍起了无赖。刘光才算你狠,我干你不过,但我干得过你的上司。法国就天天威胁清廷,以和谈为要挟,要求刘光才撤兵。清廷无奈,遂要求刘光才后撤,遇见外国兵主动后撤,并不能开枪。刘光才忍痛撤兵,退守到山西娘子关。刘光才退到娘子关两天后,法德联军齐进,法国巴尧、德国欧贝,率德、法洋兵马步大队一万三干余人及一众汉奸进攻娘子关。刘光才极其被动,不能主动出击,又不能正面接触。只有埋雷布阵,以死守关。德法联军以枪炮优势猛攻娘子关。刘光才以60之躯,率军亲临前线指挥,各营各军,见主帅守关,士气大振。忠毅营勇悍异常,以血肉之躯将德法联军直接逼退。忠毅营大部分来自新宁县籍,都是身经百战的汉子,是直属刘光才的亲军。忠毅营死伤惨重,德法联军也死伤无数。德法联军遭遇清军的顽强抵御,也不再敢贸然行军进攻。战后,刘光才痛笔疾书:“夫惟用兵之道,全在赏罚严明,号令严肃,随机应变,操纵自如,方足以励军心,而尚难必操胜算。况时至今日,敌国之欺凌愈甚,军家之锐气全消。徒使握兵符者,进退无据,战守皆非。”后,清政府为了表彰刘光才,在白石岭上树“刘光才抗法碑”,以志纪念。
德国人经此大败,大为震惊。一支非正规军的杂牌军竟然有如此惊人的战斗力。这和之前遇见的八旗正规军完全两个概念。杂牌军个个彪悍异常,生龙活虎。完全不是传闻中的东亚病夫。德国人的严谨有时候也让人发笑。德国人又派了一个专家组,对中国人的体质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并不是什么病夫,而是毅力惊人,体力并不亚于欧洲人。而且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视死如归的气节是欧洲人无法企及的。德国人得出结论,若要占领中国除非把中国人杀尽,这是德国人完全做不到的,中国之所以失败,只是统治者的腐朽和无能,绝非中国人战不力,此民族50年后从沉睡中醒来必将屹立于世界。从此德国人彻底放弃占领中国的想法。
庚子年,娘子关大战,这场在近代史上十分默默无闻的战役,却有效的确保了慈禧太后主政中国的地位。一心灭亡中国的德国,熄灭了打仗的念头。更连锁反应的是,此时已经露出与英国争雄姿态的德国,更不会眼看着英国人占大便宜。我灭不了中国,你也别想独占。于是在德国强硬的搅和下,英国也彻底让了步。慈禧被废这事,大家也就不再提了。慈禧就这样保住了在清朝的统治地位。刘光才是役后被提拔为从一品提督,督辖广西。刘光才崇尚学习,一生在无数战役中也不忘记学习,回乡后办学堂,捐助家族,架桥修路,帮助穷人。刘光才修建的学堂现改建白马田学校和新宁县第三中学,继续造福着新宁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辛丑条约》一签订,帝国脊梁李鸿章便吐血而死。第二年,楚勇最后一个大佬刘坤一在两江总督衙门郁郁而亡。随着帝国最后一批中兴大臣离去。帝国再无力维持,最后在淮系出生的袁世凯的逼迫下,彻底走向灭亡。刘光才,后官至江南提督,辛亥革命后,辞官回乡,于民国7年(1918)去世,享年78岁,葬于新宁崀山风景区紫霞峒。
- END -
情绪下的焦虑

我留念儿时街头巷尾人家门前摆放的茶摊。一个小桌或一个小櫈摆上几个或十几个玻璃杯子、扣上平板玻璃盖,一杯杯桔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