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可乘云
2020.08.24 - 来自:网络转载
五月的城步南山还带着微凉。山谷里的映山红,正在怒放着,点缀着这蓝白下的绿。
蒙蒙白雾,烟云南山, 南山每一寸都是如此亲切,南山对于别人是南方的呼伦贝尔,而对于我却有不一样的情愫。因为50多年前,有一批最热血的革命战士在此站岗,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略,挥洒着最激烈的青春,向世界宣告着崇高的精神。而其中有一员就是我的岳父周宜珍。
我的岳父周宜珍,曾是毛主席的战士,曾是毛主席表扬过并赠送过礼物的小老乡,也曾在南山哨所站过岗,并组织修建了南山哨所。因为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受到毛主席的表扬,让南山哨所变成了一所高山红哨。
南山云如故,风如故。风力发电的大风车直耸云霄,如今的南山美得让人如痴如醉,50多年前的南山却是人迹罕至,茅草丛生的不毛之地。早在1934年王震将军就路过此地,并豪言在新中国时要再此地建立牧场。几十年过去了,新中国建立后,南山来了很多人,也变成了王震将军心中的牧场,只是终其一生王震将军没再来过南山,那些高山红哨的战士也渐渐老去。
记得最后一次陪岳父上南山已是6年前了。我们几个子女陪同着岳父,重游了他老人家曾经驻扎并修建的南山哨所。岳父眼睛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望着绵延八十里的南山大草场,口里念叨着:哨所向北京,南山可乘云。岳父当时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慷慨豪迈着。我想,时间可以让他老去,但革命军人的精神还是不会褪色的。岳父站在风中伫立遥望了很久,又走进哨所抚摸着哨所里的砖墙,向是和自己的老战友做一次良久的告别。岳父若有所思,像是回忆着自己的那些青春往事,却未曾和我们诉说,只是自我言语的说,哨所里的萝卜和南瓜特别好吃。那些我未曾经历过的岁月,只有秉承他的 精神继续传承。那些未尝经历过的苦难,我们只能考想象去追忆。
1965年我的岳父周宜珍调入南山哨所担任指导员,并在同年,岳父与战士们靠着肩挑手抬的艰苦条件修建了铜墙铁壁般的南山哨所,并站在南山上为防止敌人入侵,几年如一日,坚守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间,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军区首长来南山视察时,看到南山的艰苦条件感动万分,并帮岳父的先进事迹报送到广州军区,后又报送到中央军委。毛主席得知后,在1969年10月1日邀请了岳父周宜珍参加了国庆观礼,并亲切接见了我的岳父周宜珍。毛主席见到岳父后,并嘱咐岳父这个小老乡,要忠于革命,艰苦奋斗。岳父无论在部队还是自地方都做到了毛主席的嘱托。他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他无愧于毛主席的嘱托!
时间沧海,南山依旧,哨所依旧,南山依旧可乘云。那些伟大的理想,那些崇高的革命精神,我们这一代人,依旧谨记着,继承着,从不敢忘去……
再次和邵阳武警支队的革命军人登上南山,看着51年前岳父与毛主席亲切握手的照片,我们深深敬礼!我们向着毛主席精神,向着高山红哨的精神致敬!
借用岳父的话,南山可乘云!我亦可乘云!朝着伟大祖国民族复兴梦想进发!
- END -
糯米糍粑里的年味儿

儿时,新年的开心许多 是以糯米糍粑的香味里得到的。新年前后左右,大家朋友们会聚在一起,边烤火炉边烤糍粑吃,大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