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闭

2020.08.22 - 来自:网络转载

我梦中的家乡,自始至终有一扇柴门,它半闭着,淋浴在清泠的月色中,好像等待,等候一个人的回归……

曾见到一幅美术作品,画里是秋天,小院子,一扇半闭的柴门,太阳较稀,洒在满是枯叶的小路,一棵衰老的树微斜,枝干垂到柴门口。整副画了了几笔,沒有颜色,却情调素雅,诗意悠长,让人意犹未尽。可是我,最喜欢画中那扇半闭的柴门,它委婉、沉稳,欲语还休,好像拥有浅浅的思念,或是乡思,亦或是恋恋不舍着秋阳、老树,也有那日暮掩柴扉的相赠人。它是迈向幸福的通道,也是相拥幸福的出入口。

走入家乡的柴门,便是走入一个家,这一家也许并不是亭台楼榭,仅有茅舍三间,但里边因为有恋人和小孩,它就看起来非常的溫暖和讨人喜欢。恋人在院子里种了花草植物,倾洒了菜种,架起了瓜架,春夏季季节,花草植物葳蕤,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小孩穿行在其中,追求蝴蝶花,欢笑声如太阳般洒了遍地。待来到秋冬季,庭院空了,静了,幸福快乐在岁月中一点点沉定,变为一块温和的玉。一家人坐着一起,秋天里日晒,寒冬时围住炉子听雪,幸福快乐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映出一张张笑眯眯的脸。而外边的那扇柴门,它自始至终半闭着,即便掩着,也是虚掩,它静静的守望先锋着一个家的爱和幸福快乐,笑容,一直笑容着。

柴门是绵软的,溫暖的,它半闭着,一副盼望等候的姿势,“日倚柴门望汝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我爱的人,我们的孩子,你何时才会回家呢?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一扇半闭的柴门,又会给人产生是多少宽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它是最温暖的诗句。

柴门里,还住着一颗澄澈、恬淡、悠长的心。他能够 “耳朵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能够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还能够“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外边尘事喧闹,我愿意离群索居,守着一方平静;每个人都会追、赶、超,我愿意慢下步伐,观查心里,感受天地万物之美。性命不可承担那么多凡俗负累和冲动,让它返朴归真吧,它会感谢你,收益你身心健康友谊和,但你也会感谢你自己。

柴门,拥有诗性和闲逸。“柴门静夜不相干钥,留与山僧带月推。”山僧拉门入屋,会做些什么?也许会与作家秉烛夜谈,亦或是一同中秋赏月,吟诗作对。“扁舟乘兴,念书交相辉映,比不上高卧柴门静。”柴门,令人心情入空,无悲无喜,无拘无束,澄澈且讨人喜欢。

木心先生曾说,“不管蓬户荆扉,都将因为你的倚闾而变成我的凯旋门。”倚闾者,不仅亲人、恋人或恋人,更有自身。柴门,是要归的,归的是一颗素朴、平静、充满爱的心。

- END -

408
6

又是一年秋风劲

阳光有些无力,眼睛显得格外酸涩,整个人仿佛只是个躯壳,在散漫的步态中自我消遣。 日子总归是日子,脑里只余下回忆 […]

谢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