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一见钟情”比“普通朋友而恋”要更长久
2020.08.19 - 来自:网络转载
先说题外话,每一篇文章要有事例会好点,可惜我并没有什么经历,人缘不广,也没有他人的事例,有有的匿名也不能写怕对方对号入座不开心,但我有一颗细腻的心来感受生活。
或许以后,我能写出探究人性的文章。
而现在,大学以前只谈学习不能早恋,上了大学远离父母懵懵懂懂,很多人缺少爱商,也难遇到互相喜欢并能长久的,而一毕业一工作就更急着找对象,是挺悲催的。
处于这个阶段的我,当然情感文就写的多啦。
想写故事还写不出诶,有人夸我《前任是用来玩的和死的》不错,自己挺自豪的,因为我没有前任,所写源于所思。
那段时间天天想写这个话题,以至于发票圈都发“我终于有前任了”,黑历史,学姐还问我没换过男朋友吗,捂脸不废话了。
不想当标题党,或许你会听过【一见钟情比日久生情更靠谱吗?】的说法,而我取的这个标题要严谨些。
1.
在一见钟情加了靠谱两个字(PS现在说任何东西都说靠谱)。
一、一见钟情发生时,你要有稳定的情绪(PS现在说很多东西都说情绪稳定。
比如工作、恋爱要情绪稳定,而一些学霸总是考不好的原因之一是情绪不稳)。
你不能是酒后,不能是失意时(尤其是在女神、男神那里受挫),地点不能在一些我还没去过的场所,比如夜店。
二、一见钟情不能是很见色起意,不多解释,加了个“很”字。
三、幻想性太强就是自恋了,你的一见钟情可能只是对一见钟情对象的过于美化,甚至神化。
如果你一见钟情了一个人,后面却跟那个人没有更多交流,那么你喜欢的应该是自己想象中的一个人。
“熊熊燃烧的激情让我们看不清对方的真实存在,理智迷失在幻想的森林里,满脑子只感觉到自己的缺陷能被对方弥补、被对方拯救。”
——Francesco Alberoni《恋爱与爱情》
这种自恋阶段的爱情彷佛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从未有过的美好积极形象,唤起了对浪漫未来的一切想象,掩盖了对琐碎现实的一切不满。
终有一天,当你回到现实的柴米油盐中,才醒悟到那些都是幻象,爱情面临两条道路:中止/才真正开始。
四、一厢情愿很危险,你以为你是一见钟情,或许别人眼里是被骚扰。
和第三点一样,避免过度的非理性和不成熟啊亲。
PS有的男性念念不忘年少时的某个少女幻影,渴望遇见这样一个人并为她不顾一切而爱,如果十分十分执着,这样的人很危险。
越来越往坏处说的话,首先,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当陷入柴米油盐、屁嗝尽显时,他可能会变得焦躁、失望;其次,他以后遇到自认为对的人时,可能就劈腿、出轨了;最后,你无法想象他会做出什么举动。
其实,他最自私最爱自己,男屌丝而已。
2.
为什么说“靠谱的一见钟情”比“普通朋友而恋”要更长久?
而不说比“日久生情”更长久,也有很多日久生情长久的(你这话没毛病)。
浮夸、拜金和逻辑各种硬伤的《小时代》里有这样一幕让我印象深刻,顾源说:【这么多年,顾里已经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没有办法不爱她。】
最喜欢的在一起就是两个人已经习惯了彼此呀,既亲密又独立,这是我的理想。
还有种情况,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很好很好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而有的普通朋友,已经互相认识了,一开始没想在一起,可能一开始没有共同兴趣和共同语言,败在“我懂你”上,你还没倾心,我亦没倾心,在一起久了食之无味的感觉,不能指望以后有太多激情。
日久生情,也杂夹着权衡利弊。
哪种情况都能在一起很久,毕竟心灵的默契比一见钟情更有长久性。
附:某科上的测试一见钟情指数:
如果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E-mail情书,没有署名,也没有收件人,文辞优美,情感丰富,让你十分心动,你会怎么处理?
A. 默默等候下一封
B. 回信询问
C. 回一封文情并茂的信件
D.置之不理,直接退回
- END -
一些童年的记忆

老妈突然在家中的微信群里发了一堆瓦砾的照片,让我决定写这些东西,其实早有计划却是无从下笔。好友调侃我是拆二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