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喧嚣

2020.08.11 - 来自:网络转载

鲸起,万物落。鲸落,万物生。

世间的一切都犹如这般,相互对抗的同时又在彼此默默地弥补。

所以,我们恬静的内心和外面喧嚣的世界,是什么关系呢?

在对抗,还是说在弥补?

眼下在主流媒体节目的放送中,我们可以窥见普通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繁华的大都市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只是在喧嚣的机器中随波逐流,他们说,乡下小溪流水一般的生活才是他们的本心。

但是外在的喧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如此的不入流,不初心吗?

不见得。

当他们真正的回归乡下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他们皱着眉头,抱怨着乡下生活的简陋和不便。这时候乡下的小桥流水早已在他们心中幻灭。蚊虫盈盈满天飞,肩嫩手柔不能抗才是他们面对的现实。这个时候有点文采的写点文章发发牢骚,没有能耐的便草草打包行囊,麻利的翻滚回城,再也不去妄想什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田园生活了。

这是喧嚣对人们的毒害吗?它使人内心不再波澜不惊,无法平息躁动的欲望,最终臣服在人烟滚滚中。是吗?

其实不是的。

现在的网络社会总是会片面的夸大某一些东西,精准的AI算法只会为你推荐你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在一部分人的心中城市才会如此不堪,乡下安定和睦。

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城市生活带给人们的便利,发达的交通网,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广阔的机会,丰富的娱乐生活。乡村生活固然安逸,但是它同样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进取心。人们被厚重的家族观念所捆绑,它将人们束缚在小小的土地上。如同城里人喜欢乡下的安宁一样,乡下人同样向往着繁华的都市。

所以乡村人的淡然,说到底大头因素并不是环境,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们的心态。

一个心态淡然的人,可以做到陶渊明那样“身居闹市间,而无车马喧。”而不是一定要跑到深山老林。

我们在更多时候应该正视喧嚣,面对喧嚣,拥抱喧嚣。

没有一件事物是完美无暇的,喜欢太阳的光芒万丈,那也要接受它身上光线暗淡的黑子。

那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全盘接受自己身处的环境。城里人就应该向金钱看齐,乡下人就应该代代种地?

并不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身居闹市不是我们可以尽情于物质狂欢的借口。正是因为身居闹市,所以我们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东西才是我们需要的,什么东西是我们真正在乎的。切不可因为见到了上层社会的繁华从此以后为了肉体出卖灵魂。要切记陶渊明为何能身处闹市而不感到空虚浮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田野并不是我们生命的终极目标,躬耕于山间,我们更需要开阔的眼界,什么时候多开一分地?什么时候上城看看新进的种子和最新的地膜?村里有投资项目要不要看看?这都是进取心的表现。在哪里生活其实没有什么,但最可怕的是拿自己生活的环境当借口堕落的人。只要你有一颗进取心,不管在哪你一定都是那个最抗门面的。

世间万物在相互对抗的同时也在相互赠与对方,生物界的进化如此,人亦不免其俗。

所以,从容的面对喧嚣吧,大家都是生命中的朋友。

你在赠予它,它也在感恩你。

- END -

1,087
0

十二月,愿我们都能遇见幸福

不知何时恋上日子里,淡淡的烟火味道,喜欢看满树的翠绿,汲取阳光里的暖,静静生长。 如水的日子波澜不惊,却脚步匆 […]

谢谢点赞